剛剛過去的解讀2017讓短視頻出盡風頭,用戶觀看習慣逐漸穩固,短視大機市場大開。頻行平臺變著花樣升級玩法,業的遇挑相繼拿出億級資金扶持創作者。解讀一時間,短視大機創作者、頻行平臺、業的遇挑MCN機構、解讀廣告主紛紛涌入,短視大機但是頻行面對愈發明顯的馬太效應,多數創作者艱難陪跑的同時還面臨著財務危機。
表面上是豬也能飛起來,但其實難以捉摸。如何準確評估一檔節目的商業價值,如何找到適合自身的變現模式,是堅持初心還是跟隨行業焦點調整方向?這些問題讓金主和內容創作者無比焦慮。
2018年短視頻行業將如何發展?太原外圍(外圍預約)外圍女價格(電話微信189-4469-7302)提供一二線城市真實上門外圍上門外圍女,快速安排90分鐘到達有人預測:3大機遇、3大挑戰,將是內容創作者接下來一年的生存環境。
機遇1:短視頻領域呈爆炸式增長
元年剛過去,短視頻就接到了喜人的成績單。2017年,總播放量以平均每月10%的速度爆炸式增長,用戶的觀看習慣愈發成熟。在更節目的平均增速已達到每月16%,更多的創作者入局求發展,短視頻的覆蓋范圍極速擴張,影響力越來越大。

大環境不斷利好,讓內容創作者在搶奪用戶的時間時,擁有更多主動權。有些節目甚至依據假期屬性(部分類別逢假期流量必大漲),借助運營手段邁上新一層級。
短視頻不僅成為最火熱的內容營銷介質,還吸引到了視頻網站的目光。由于貼片率飽和且不斷成長,與會員服務沖突的貼片廣告將流向短視頻。可以預測,2018年短視頻的廣告規模將達到百億。
機遇2:短視頻平臺強勢崛起,增速很快
2017年,短視頻平臺的播放量不斷走高,截止到12月底,份額已經超過6成。而長視頻平臺僅騰訊、愛奇藝2家撐起大局。

去年一年,短視頻平臺動作不斷,密集推新吸引觀眾、相繼拿出億級資金扶持創作者。到今年年初,西瓜視頻還加入了“撒幣”混戰,短視頻平臺們在爭奪用戶時間上鉚足了勁。
平臺特性決定著它們將承擔著不同的功能,騰訊的流量入口眾多,且領跑長視頻平臺,為內容出征傳統視頻網站。微博/秒拍的社交價值可觀,為二次傳播提供溫床。
2017年,如果雙微運營得當,就可讓傳播效果更大化。用運營賦能綜合實力,降低創作者的傳播成本。

不過不同類別/節目要隨特性做出調整,如時尚美妝等女性觀眾較多分類,可拿出一部分運營成本著力于美拍。而軍事、財經類等男性更多的類別,就可多多重視今日頭條。
機遇3:短視頻將為消費升級輸送主流用戶
最喜歡看短視頻的是什么人?據全網用戶畫像顯示:女性、18-24歲、一線城市是比例最高的標簽。此年齡段的人群容易沖動消費、超前消費、理財觀念薄弱,她們處在消費升級的前夜,正在成長為高需求高消費人群。

已經擁有這部分用戶的創作者,實現小額變現的同時,也可對其進行需求引導,將其培養成未來的核心用戶。
挑戰1:馬太效應步步緊逼,腰部創作者生存狀態堪憂
經歷了上半場的廝殺,多數類別頭部就位,少數強頭部穩定牢固。2017年短視頻由10余家創作團隊領跑。
2017年,短視頻TOP10的流量占到總播放量的20%,TOP100的流量占到總播放量的50%,剩下10000+檔節目的只分得50%的流量,且TOP30-100的區域不斷萎縮。

短視頻允許頭部節目任性,短時停更造成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它們的獲客成本在逐漸降低,觀眾的忠誠度也更高。
但對待腰部節目就沒這么溫柔了,腰部節目須謹慎對待每個變化。當所在行業經歷波動時,不管是冷是熱,腰部節目都容易向上下兩個層級流動,而下行顯然更容易發生。
強者更強的態勢不但在2017年持續強化,還將在2018年繼續加劇。分行業也顯現出流量兩極化的狀態,流量Top5的行業占領了總流量的7成,余下的12個行業只能瓜分僅剩的3成份額。

挑戰2:觀眾審美疲勞加速,要么迭代要么die
競爭白熱化讓精耕細作刻不容緩,除了制作精良,差異化和創意玩法也決定著節目的生命力。以競爭最為激烈的美食、生活資訊類為例,前者TOP5節目風格獨特、類型各異,后者的優質內容已涉及到了“生活”的各個維度,非常全面。
創作者們都在以各種形式打造自身的獨特性,多元化成為必然的趨勢。比如美食類節目2017的年度關鍵詞居然是“古風、創意、大胃王”。前兩個方向的關注度貫穿全年,而單純的大胃王類在年中開始走向疲軟。

對于短視頻來說,直接套用成功模式很可能不會成功。內容人必須要不斷推翻自我、積極迭代,來適應愈發刁鉆的觀看需求和加速疲勞的審美標準。
這一點,就連頭部節目也不可懈怠。軍事類有強強聯合、共同出品的《軍武大本營》,文化教育類的頭部KOL經常互相串場、勾兌優勢等。
如果不主動求變,就會有被替代的風險。汽車類節目從2017年Q4開始,就呈現出洗牌的狀態。曾經依靠強運營穩占頭部的《蘿卜報告》《汽車洋蔥圈》增長吃力,隨后《老司機出品》《逗斗車》快速提升,有取代其地位的勢頭。
后兩檔節目一個是依靠旗下大量不同風格的KOL來滿足不同觀眾的口味,一個是用汽車+短劇的方式,將相關干貨融合于劇情,更顯新意。
挑戰3:紅海就難做,藍海就好做?NO!!
2017年,短視頻的門檻不再由紅藍海一種狀態決定,每個行業都有其特殊的發展壁壘和全新的生存空間,天花板由多種元素共同牽制。

不同的類別受制于不同的成本,文化教育、科技、財經等節目需要較高的知識門檻,KOL決定著內容質量。
而看起來人人都能做的,如美食、搞笑類節目,就需要在創意上下苦工,只有打造出極高的辨識度才能不被淘汰。這也意味著,如果你有優質的創意,即便現在入局,也一樣能在廝殺慘烈的環境下脫穎而出。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命門,汽車、旅游等類別對拍攝道具及環境有很高的要求,極度依賴資金,其中旅游還要面臨較長周期的挑戰。而用戶數量又是垂類節目的痛點,這就需要創作者在基數和精深中尋找平衡點。

另外,未被占領的細分方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紅海之中藏著藍海。比如已經是紅海的少兒類,雖然體量較大,但主要形式只有玩具試玩和兒歌2種。如果能在手工制作和短劇方面發力,則很有可能迅速分得相關注意力,占領該垂直細分領域的頭部。
可以說,藍海不是真正的藍海,紅海也不是真正的紅海。究竟天花板有多高,還要依據行業特性和創作團隊的基因來具體考量。
毋庸置疑,2018年將是激動人心的一年。即便頭部已確立了部分游戲規則,但短視頻始終缺乏亮眼的形式和優秀的創意,迅速擴張的短視頻始終對優質內容開放懷抱。
規模化變現的機遇也將為創作者增勢,握緊3個機遇,拿下3個挑戰,下一個頭部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