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特斯拉Model S/Model X將亮相2022廣州車展 外觀內飾優化
時間:2025-11-22 19:25:46 出處:時尚閱讀(143)

易車訊日前,新款我們從特斯拉官方了解到,拉M亮相新款Model S Plaid和Model X Plaid將亮相2022廣州車展,廣州長春找服務找小姐找外圍vx《356+2895》提供外圍女上門服務快速選照片快速安排不收定金面到付款30分鐘可到達并正式公布國內指導售價。車展作為全新換代車型,外觀Model S和Model X在外觀內飾上進行優化升級,內飾并擁有強悍的優化加速能力。



外觀方面,新款無論是拉M亮相Model S Plaid和Model X Plaid誕生之初看起來并沒有太多變化,整體的廣州外觀還是保持了廣受好評的經典外觀設計,這些經典的車展設計元素奠定了Tesla 全系設計DNA,給人帶來的外觀那種新鮮的未來感依舊亮眼。
車頭前臉部分,內飾二者整體延續老款車型的優化造型設計,在細節處進行了調整,新款像是前唇進氣口尺寸加大配上更加兇狠的前保險杠,導流裝置也進行了更新升級,更加凸顯兇悍的性能實力。

而且進過一系列優化后,Model S Plaid實現了量產車中最低之一0.208的風阻系數,Model X Plaid也僅為 0.24,在純電SUV領域也是王者級的表現。

而在Plaid車型上,前擋風上方為Autopilot設置了更多更大開口和更長更粗的加熱絲,可以盡快蒸發攝像頭附近的雨水和積雪,并且為攝像頭提供更大面積的長春找服務找小姐找外圍vx《356+2895》提供外圍女上門服務快速選照片快速安排不收定金面到付款30分鐘可到達清晰視覺取景。

此外,Model S Plaid比現款Model S寬了一些,不算后視鏡的話,從1.96米增加到了1.98米,同時搭配了全新雙五輻輪圈設計,輪胎也變得加寬,讓車輛更富有視覺沖擊力,同時帶來了更強的性能表現,更是為車輛帶來了更好的抓地力表現。


車身側面,Model S Plaid和Model X Plaid同樣對于一些細節設計也進行了優化更新,車輛飾條、門把手等一系列亮面鍍鉻都換成了熏黑材質,黑色的風格更能凸顯整體的運動屬性。不過,即便大量細節采用了熏黑設計,但二者的外后視鏡還是保持了車身同色的設計。


車輪換裝了雙五幅樣式的輪圈設計,整體還是和細節的黑化保持了一致,但采用類似啞光磨砂的設置,即便中間logo和剎車卡鉗都也是非常低調。輪胎方面,Model S Plaid采用了265/35 R21和295/30 R21的米其林PS4S輪胎,Model X Plaid則是配置了265/35 R22和285/35 R22的馬牌SC6輪胎。

同時,因為換裝了更高分辨率的攝像頭模組,裝在前翼子板上的Autopilot攝像頭也變得比之前更突出。

而隱藏式門把手加入了照地燈,可以在彈出時向地面投射圖案,以增加視覺效果,也許后期使用過程中用戶還能進行個性化設置。


而車尾部分,也是進行了小細節的調整,整體沒有對先去的設計進行改變,熏黑的尾燈組及橫貫飾條隱藏的特斯拉字母依舊突出了不錯的運動,Model S Plaid后保險杠處采用亮黑的擾流板,Model X Plaid則是以SUV的身份使用了磨砂材質。

而右側銘牌處新款Plaid取消了PLAID的字母,而保留了徽標圖案,還是能一眼識別到其特殊的身份。


內飾方面,在此次改款中全面升級,全新內飾設計語言下,保留了全液晶儀表,儀表盤進行了布局調整,配合中控橫向大屏,整體采用橫向布局,因此車內空間容積也變大了。同時,車內空調通風口也進行了隱藏式設計,可以智能調節氣流循環方式,并且標配三區溫度控制、前排座椅通風和 HEPA 高效空氣過濾器等。

整體的內飾風格十分的科幻未來,尤其是Yoke方向盤成了最吸睛的地方,看上去非常獨特,打眼看去整體更像是飛機操縱軸或是F1賽車方向盤,很難想象這會是未來出現在街頭的車輛方向盤。

Yoke方向盤其造型的概念感毋庸置疑,由于沒有遮擋,駕駛視野更開闊。不過對于相比傳統樣式的方向盤,在完成大幅度的轉向或者掉頭動作,在Yoke 方向盤上只有3、9點放心才能穩定握持,無疑是在日常使用上是需要做出適應的。

Yoke方向盤取消了撥桿,燈光和雨刮的控制集成在了方向盤上,而Plaid所有燈光操作都需要通過方向盤按鈕完成,如同蘋果設備上可以通過不同的按壓屏幕/觸摸板的力度來啟用不同的功能,例如按壓力度不同會啟用近光/遠光,或是轉向燈開啟的長/短。

同時,第三代Autopilot功能的開啟按鍵也設置在了方向盤右側,那就是點擊方向盤右側的按鈕,甚至這次激進到,如果你不想雙擊開啟,,由于Plaid車型設置有AI自動換擋功能,可以通過Autopilot傳感器對于對檔位進行自主判斷,而不想用AI的時候,還可以用觸摸屏滑動掛檔。

中控臺下方設計了儲物格和手機無線充電面板,并標配了多個USB-C快充接口,充分滿足車內乘客的用電需求。同時,所有的Plaid都已經預置了電容式的按鍵,位于中控屏幕下方,在息屏狀態下隱藏在雙閃開關兩旁,如需使用點擊一次則會點亮,再次點擊則會確定檔位切換。

特斯拉內飾取消了紛繁復雜的物理按鍵,橫置的中控屏幕的尺寸達到了17英寸,作為主要的設計部件,其分辨率為2200x1300,亮度和色彩保真度均有提升,響應時間也更短,更方便快捷地完成系統和車輛功能的設置。

在車機系統的設計上,特斯拉設計師深諳信息展示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突出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讓人能一目了然。這與特斯拉HMI人機交互的信息優先級原則保持一致,證明了特斯拉中控屏的精妙之處。

同時,大屏可調節左右傾斜角度,觀看游戲和電影畫面時體驗更佳。車載游戲系統配有高達每秒 10 萬億次浮點運算能力的處理器,媲美目前市面上最新款游戲主機。
同時,也能兼容無線控制手柄和耳機,在任意座椅位置都可暢享游戲樂趣。車載藍牙支持多臺設備同時連接;無線手機充電器和 36W USB-C 充電接口可為設備快速補充電量。

很多人調侃過的特斯拉內飾不豪華,而這一切在Plaid身上成為過去時,不僅使用了更好的材質和設計,同時也對于靜謐的車艙環境進行了加強。車內所設置的高級音響系統,功率高達960瓦,包括22個揚聲器和主動道路降噪功能,可以為每一位乘客提供堪比錄音室音質的沉浸式音效。

在Plaid前排座椅的頭枕下方,加入了一系列麥克風,可以選擇監聽前方、后方或者同時降噪。


在雙層夾膠玻璃這種被動技能之外,Plaid加入了主動降噪系統,這一原理和我們現在的主動降噪耳機一致,通過監聽環境聲音,做出抵消的音頻輸出,實現降噪。

而Model S Plaid座椅的造型相比老款有了提升,造型更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后排可舒適地容納三名乘客,腿部和頭部空間更寬松,可折疊的中央扶手集成了內置儲物空間及無線手機充電功能。

中央扶手箱后部還配備有一個顯示屏,可以讓后排乘員對車輛溫度等進行控制,同時也可以看視頻,打游戲,讓后排的乘坐體驗與娛樂感受上了一個新臺階。

除了內部的大部分相同之處,Model X Plaid相比于Model S Plaid車型,還標配超大全景擋風玻璃,讓內部空間寬敞明亮。同時,前排車門可以遙控開啟和關閉,鷹翼門的獨特開啟方式使后排乘客能夠輕松入座。

作為SUV車型的Model X Plaid還提供六座和七座座椅配置可供選擇,體驗者中短途正常乘坐問題不大,同時座椅中部還設置了水杯架,方便三排乘客的使用。


而且最大儲物空間2,614升,還標配車尾行李架,車尾還可懸掛大件裝備,牽引能力高達 2,300 千克,可更好地滿足SUV用戶人群的使用需要。

兩款Plaid車型搭載了全新的動力系統,包括電池模塊、電池組和驅動單元,在未來一段時間里 Model S Plaid 都將配備迄今為止特斯拉最先進的電池模塊,同時采用里前一后二的布局,配備了最高轉速可達2萬的三電電機,讓其在連續賽道駕駛中也能夠全程保持高性能。

在性能方面,兩款車型的動力峰值同樣為1020馬力,不過由于車身造型差異,Model S Plaid能夠達到百公里加速2.1秒的的加速成績,極速可達322公里/小時,在9.23秒完成250公里/小時的速度,跑完四分之一英里的距離,續航里程637公里。

而Model X?Plaid的百公里加速是2.6秒,同樣四分之一英里也僅需9.9秒即可完成,續航里程536公里。持續性輸出超過1,000馬力功率的三電機全輪驅動系統,同樣也配備特斯拉革命性的熱泵系統,這可以保障Plaid車型長時間以峰值功率運行,搭配極低的車身風阻系數,兩款Plaid車型都能讓用戶感受到極速駕駛的暢快。


而Plaid車型的電機轉子用碳纖維包裹,與之前的電機相比,這樣的技術創新有助于維持更高的功率曲線,在碳纖維轉子保護套的幫助下,全新的電機實現了超高的效率和性能,以及極高的功率重量比;最高可達2萬RPM的轉速,使得在單一齒輪比情況下,能夠將2噸重的車輛在2秒內加速至60英里/小時。此外,由于碳的熱力系數不同和超高的強度,對電機起到了很好的隔熱和保護作用。

而談到駕駛樂趣,Plaid的懸架相關參數和設置相比普通車型必須做出了質變的調整,用戶可以通過大屏看到并調整空氣懸架的壓力、高度、回彈等細節。

底盤方面,而優化升級的五連桿后懸掛,實現了更好懸掛設計結構效果,可以實現更好的車輛支撐。搭配主動式空氣懸掛,加入更多可調選項,可以實現更細膩,更舒適的調教表現。而Plaid憑借獨特的雙后電機設計,可以實現對兩側車輪的精準動力輸出控制,憑借數字牽引力控制系統,實現“主動式”限滑差速器的效果,讓車輛具備更加強大的操控表現。

易車超級評測體系重磅上線!專業、硬核、全面的汽車評測內容云集,易車年度車型榜單新鮮出爐!上易車App搜索“超級評測”,等你來看!
責任編輯: 朱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