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克羅澤角發現罕見的“金毛企鵝”

南極克羅澤角的海冰上,一只白變的南極阿德利企鵝正與其他體色正常的企鵝待在一塊兒休息。PHOTOGRAPH BY JEFF MAURITZEN
(神秘的克羅合肥外圍(外圍兼職)外圍聯系方式(微信199-7144=9724)一二線城市外圍夜店妹子緩交一夜情地球uux.cn)據美國國家地理(撰文:JASON BITTEL 編譯:曾柏諺):因受到基因突變影響,這只阿德利企鵝羽毛上的澤角色素含量異于平常。
南極克羅澤角(Cape Crozier)可不是發現一般游客或科學家的熱門景點。為了保護世界上最大的金毛企鵝阿德利企鵝族群之一,克羅澤角需要經過特殊許可才能進入。南極
阿德利企鵝是克羅一種無法飛行、重約4.5公斤的澤角鳥類。根據部分統計指出,發現在遠方特羅爾山(Mount Terror)若隱若現的金毛企鵝身影下,這片荒涼的南極海岸上聚集了約60萬只阿德利企鵝。
不過就在今年冬季上旬,克羅合肥外圍(外圍兼職)外圍聯系方式(微信199-7144=9724)一二線城市外圍夜店妹子緩交一夜情國家地理旅游探險隊的澤角攝影師杰夫.莫里岑(Jeff Mauritzen)拍到了一只與眾不同的阿德利企鵝──一只身上原有的黑色羽毛似乎失去顏色、顯得異常蒼白的發現阿德利企鵝。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企鵝專家迪.布爾斯瑪(P. Dee Boersma)在電子郵件中確認道:「沒錯,這是一只的白變(isabelline或leucistic)企鵝。」
同時也身為國家地理探險家的布爾斯瑪表示:「這只企鵝是因為基因突變,身上的顏色才顯得像是被漂白過一樣淡。」
「白變」與「白化」(albinism)這兩種癥狀并不相同。白化者的身體無法正常產生黑色素,但其他色素能合成如常;白變者則是全身或是身體局部的色素細胞缺損,導致該處缺乏了所有色素。不過人們在描述因為基因突變,而呈現淺棕色(pale brown)或是淡金色(blonde)的企鵝時,有時會將這兩個名詞混著用。
不過有趣的是,這并不是莫里岑拍到的第一只白變企鵝。
國家地理攝影團的導游莫里岑說:「在我看過的數百萬只企鵝中,只遇過兩只白變企鵝。」
在2019年,莫里岑就曾于離南美極南端1931公里的南喬治亞島(South Georgia Island)上,拍到了一只白變的國王企鵝(king penguin)。
最常「白變」的企鵝
雖然白變的企鵝很少,但也并非罕見。甚至在頰帶企鵝(chinstrap penguin)、南跳巖企鵝(rockhopper penguin),以及冠企鵝(macaroni penguin)等企鵝身上都曾發現案例。
此外,2000年的一項研究更指出,有些企鵝物種更是特別容易發生白變。
曾親眼見過白變阿德利企鵝的布爾斯瑪說:「阿德利企鵝更是其中白變最容易普遍的。」
整體而言,巴布亞企鵝(gentoo penguin)以1/20000的機率成為最容易白變的企鵝;緊追在后的則是白變機率為1/114000的阿德利企鵝;而頰帶企鵝則以1/146000的白變機率排名第三。
但截至目前,科學家發現白變企鵝的生活一切如常,并沒有被同伴排擠,或是更容易被獵食者鎖定。
莫里岑說:「大自然不斷帶給我們驚喜。」
「即便是像我這樣去過很多地方、遇過許多奇妙野生動物的人,看到白變這樣的事情還是超興奮跟感到驚奇的!」
本文地址:http://www.jinyudoors.com/html/27c70099272.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