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選購618就要來了,家用投影儀的投影惕亮選購迎來高峰期,關于投影儀各項參數的度虛
武漢外圍(外圍經紀人) 外圍空姐(電話微信180-4582-8235)高端質量,滿意為止疑問也紛至沓來,最為集中的選購是投影儀亮度問題:投影儀亮度為什么有CVIA、ISO、投影惕亮ANSI、度虛CCB......這么多不同的選購單位?商品詳情頁上標稱的投影儀亮度是怎么得來的?投影儀亮度越高越好嗎?......本期內容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投影儀亮度為什么有CVIA、度虛ISO、選購ANSI、投影惕亮CCB......這么多不同單位?度虛 在選購投影儀時,不少朋友可能會發現,各家投影儀在標稱亮度數值時,采用的亮度單位有所不同,主要有CVIA、ISO、ANSI、CCB四種不同流明亮度單位,
武漢外圍(外圍經紀人) 外圍空姐(電話微信180-4582-8235)高端質量,滿意為止在這里為大家介紹一下投影儀亮度單位的演變史。
CVIA流明:更適合中國投影儀體質的權威亮度單位 CVIA是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China Video Industry Association)的縮寫。CVIA流明,是目前中國家用投影儀市場公認的亮度單位,也是主流投影儀廠商目前通用的亮度單位。
2023年,作為家用投影賽道的頭部品牌,當貝聯合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和各大品牌共同發起發起“CVIA流明亮度標準”。在當貝全系投影產品正式啟用最新“CVIA流明亮度標準”后,主流投影儀廠商紛紛將亮度單位更換為“CVIA流明”。
需要注意的是,CVIA流明亮度單位的應用,不僅是對當時投影儀亮度亂象的權威干預,也是家用投影行業進入規范化階段的重要標志。
ANSI流明:紅極一時的美國標準 ANSI流明是美國國家標準化協會制定的測量投影機光通量的方法,通過一定條件下測量九個點的平均亮度而得出,在CVIA流明未推出前,ANSI流明是投影儀表示光通量的國際標準單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統治”著國內的投影儀市場。
不過,在測試環境和產品規范等方面,ANSI流明更適用于傳統燈泡機,并不適用于中國市場的投影儀產品。如CVIA流明規定了投影儀測試色溫要在6000K-18000K,這也是更符合亞洲人的觀影色溫,而ANSI流明并沒有對色溫作出標準。
ISO流明:日本廠商協會提出的亮度標準 ISO的中文名稱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流明則起源于日本。隨著日本投影機品牌銷量在全球,特別是中國的增加,日本在2006年成立了投影機廠商協會,一致要求采用了“ISO”標準來進行新的標定,從而誕生了“ISO”標準。
ISO流明在進行亮度測試時需要關注多個方面,包括投影儀光源的功率、噪音以及對亮度的影響等等。其次,在測算過程中,不僅對測量畫面大小有規定,更是要考慮投影儀的投射距離與投射過程中的損耗,因此ISO流明的亮度測量相對困難。
CCB流明:企業自定,適用范圍小 CCB流明則為企業自定的亮度標準。標準包含了對投影畫面色溫、色準和畫面均勻度等指標的控制,規定測試的色溫為D65色溫,紅、綠、藍三原色色點為Rec709色點,同時對畫面平均亮度采用十三點測試方法。該標準提出的各項檢測條件尚未通過權威認證,僅適用于單個品牌的產品。并且,CCB流明亮度標準推出后未公開詳細的測算方法和標準細則,測試方法是否規范,目前尚待考量。
投影儀標稱亮度是怎么測出來的? 在投影儀商品詳情頁里,我們經常會在很顯眼的位置看到產品的亮度數值,那么,各廠商標稱的亮度數值是怎么測出來的?為什么有些投影儀亮度標稱很高,實際觀看效果卻很差?
首先,現行最為權威、普適性最高的CVIA流明亮度標準,已經對投影儀亮度測試方法,包括機器狀態、測試環境、量產機規范......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按照這一標準進行亮度測試的廠商,亮度標稱是準確客觀的。
不過,任何標準都存在“防君子不防小人”的bug,如果廠商處心積慮想要拉高投影儀亮度,理論上是可以做到的。這就導致部分投影儀廠商將精力放在了“鉆漏洞”上。
從測試方法上找“bug”,如果想要單純拉高投影儀亮度,有兩種方式: 1. 犧牲色域提升亮度; 2. RGBY或者RGBW配色來提升白場亮度 第一種情況:顯示G場的時后加入一些紅,顯示R場的時后加入一些綠,顏色純度降低了導致顏色不可看,偏色嚴重,用戶不會在這種模式下觀影,但亮度提升了;(但整機功率也對應提高了)
第二種情況:可以理解成RGBY配色或者RGBW配色,亮度的主要貢獻是G光或者Y光,為了提高白場亮度,刻意拉高G光的占比。這種方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犧牲彩色亮度,來提高白場亮度。
技術層面的東西大家可能比較難理解,翻譯過來就是:廠商通過將投影儀設置在一個根本不符合正常觀看需求的狀態,來保證亮度達到機器極限值,這樣得來的亮度數值,確實難被定罪為“虛標”,但純粹是應試數據,對消費者來說毫無意義。比如被媒體曝光的某品牌投影,實測亮度僅為標稱亮度的一半!
這也讓另一些本分守己的投影廠商為了不吃啞巴虧,不得不在詳情頁備注“按友商標準”的亮度數值。

圖源:當貝X5S商品詳情頁
投影儀亮度越高越好嗎? 拋開亮度標稱的亂象,那么投影儀亮度,的確是越高越好嗎?
實則不然。
首先,家用投影儀選購,在考察亮度數值時,需要考慮到使用場景,如果是臥室、書房,或其他光照并不強烈的空間內,投影儀亮度并不需要過高。一些適合臥室適用的輕薄款投影儀,亮度上已經完全能夠滿足使用需求,不必一味追求高亮度。
一般來講,超過1000CVIA流明的都算高亮投影儀,而超過2000CVIA流明的更屬于高亮投影儀中的“尖子生”,即使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下也能提供更適宜的觀看效果。
再者,選購投影并不是只看亮度這一個數值,決定投影儀畫質的,還有鏡頭、光機等硬件的性能,以及芯片的算法是否強大。如果一個高亮度投影儀,卻僅能達到720P的分辨率,或者匹配的芯片算法能力不足以支撐投影儀調教需求,那么整體觀看體驗也是很差的。
體驗層面,決定投影儀實際體驗的還有投影儀所搭載的操作系統、產品形態、接口配置等等。相較于亮度層面的單一“內卷”,以用戶體驗為準則的家用投影創新是更難得的。比如最近幾年成為投影儀標配的“云臺”,就大大改善了投影儀擺放難的痛點,也拓展了觀看場景;再比如當貝今年4月剛剛發布的D6X系列新品投影,在原有投影儀形態的基礎上加入了一塊6.95英寸的AI靈動屏,可以直接操控大屏,還具備很多有趣的小屏玩法,大大提升了投影儀的打開率。
如何買到最適合自己的投影儀? 有朋友肯定要問了,在亮度參數如此難以甄別的情況下,如何買到最適合自己需求的投影儀呢?
我的答案是:實踐出真知。
相比實際使用體驗,產品詳情頁的數值、商品介紹都只能作為參考。要買到最適合自己的投影儀,最好的辦法就是實際體驗,“真聽、真看、真感受”。
現在大多數投影儀品牌都提供7天無理由退貨服務,如果在兩款投影儀之間反復糾結,不如把兩款產品都下單買回家試試。況且,現在比較大的品牌,像當貝、極米等一般都設有線下體驗店,大家也可以去那感受一下實際的觀看效果。
總結:在投影儀選購時,商品標稱亮度值可參考,但不宜迷信,或以此為單一依據做產品橫向對比。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受,以實際體驗為導向。
相關閱讀: 當貝發起國內首個投影儀行業亮度標準CVIA流明 各投影品牌已陸續啟用
CVIA流明和ANSI流明的區別 投影儀亮度單位換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