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而代之的樂視是業務的收縮和聚焦,而這之中,硬件業務樂視電視業務所屬的出路樂視電視理應是為數不多,甚至可能是樂視惟一可以讓金融機構或投資人觀望的業務,但由于樂視迫于投資人的硬件業務壓力而在今年從追求銷量到追求利潤模式的轉變而出現了新的矛盾。
就像此次股東大會上樂視網CEO梁軍介紹的出路,今年上半年開始樂視電視負增長。樂視什么叫負增長?硬件業務溫州外圍(外圍兼職)外圍聯系方式(微信189-4469-7302)一二線城市外圍夜店妹子緩交一夜情不就是同比下滑嗎?

以樂視最為重視或者說最能體現樂視電視市場實力的樂視4·14電商節為例,此次4.14活動期間整個交易總額是出路21.7億元,相對于2016年的樂視4.14破23億的收入而言稍有下滑。
其次,硬件業務超級電視的出路銷售總量是38.6萬臺,超級手機44.7萬臺的銷售與去年414電商節的銷量均有下滑。樂視方面對4.14活動也有一些新的宣傳點,比如客單價的提升,電視的平均單價提升了26%,手機的平均單價提升了32%。
但是,既然單價上升,為何營收反而下滑了?只有一個解釋,就是這種所謂單價的上升,未能抵銷因此而帶來的銷量的損失。
非常理解樂視提升電視單價的初衷(為了兌現今年樂視電視盈利的目標),但不幸的是,這種單價的提升,非但沒有促進營收的增長,反而導致了銷量的下滑。
而從今年樂視在6·18電商大促期間將矛頭指向“兩大第三方電商平臺擾亂價格體系、超出廠商承受能力的促銷行為”的指責來看,與之前那個屢屢曝出業內成本價,甚至以業內最低價銷售為榮的樂視相比已經是大相徑庭。
所以這不得不讓我們猜測,由于此前樂視欠款(例如供應商)直到今天仍未完全解決,其在相關供應鏈廠商中的信任度和議價能力受到了影響。
也就是說樂視電視所謂的漲價是被逼無奈的,并非主動提價,而是源于議價能力下降帶來的成本上升。但也正是這種無奈,讓樂視電視漲價而在與友商的競爭中失去性價比的同時,也難言能夠盈利。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樂視手機業務上。正如賈躍亭在此次股東大會上所說,由于小屏(樂視手機)出貨量非常低,樂視的小屏運營沒有做起來。
也許是賈躍亭的論調過于悲觀,梁軍補充稱,未來樂視會重點通過樂視手機的銷量來帶動樂視網的價值。但從樂視4·14電商節和今年初樂視手機的表現看,梁軍可能打的只是樂視自己的如意算盤。
除了前述的樂視4·14電商節中,樂視手機營收和銷量的雙雙下滑外,其實早在今年年初,樂視手機就已經顯現出銷量、營收與單價的矛盾。
據賽諾數據統計顯示,在今年1月,樂視手機的線上出貨量僅21萬部,在前10的排名中僅位列第8,同比下滑42.4%,為10大廠商中跌幅最大;按營收計,在前10排名中墊底,同比下滑46.1%,為10大廠商中跌幅最大。
而從整體(線上和線下)出貨量和營收看,樂視手機出貨量未能進入前10,營收在前10中排名墊底,同比下滑10.5%。
而到了今年第一季度,來自GFK統計的互聯網手機銷量和營收排行榜中,樂視手機也僅排在第6位,出貨量為157萬部左右,照此粗略計算,這距離其修改后的今年出貨量900萬部的目標差了將近1/3。
如果說之前,樂視手機的策略或者說模式是以低于手機硬件的成本價來促進自身手機銷量的增長,化反成樂視的會員,那么從目前看,這種模式已經失效,即在營收大幅下滑和虧損的情況下,手機銷量不增反降。
加之今年以來手機業務相關高層的調整及裁員等諸多不利因素,梁軍所言的未來樂視會重點通過樂視手機的銷量來帶動樂視網的價值充滿了待解的矛盾。
此次樂視股東大會,樂視相關高層對于尚屬重點的部分業務的介紹看,調整后的樂視陷入了發展新的矛盾中,而樂視未來能否化解這些矛盾,將關系著樂視生態化反殘余部分的生存,當然還要加個前提,就是資金短缺的短板短期內要解決,以減輕矛盾的壓力和惡化。


相關文章




精彩導讀
熱門資訊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