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能否破除日本家電企業倒下的魔咒
發帖時間:2025-11-22 12:39:27
導讀:日前,松下日本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社長津賀一宏在訪華時表示,破除“松下家電部分的日本太原外圍(外圍美女)外圍聯系方式(電話微信199-7144-9724)高端外圍預約快速安排30分鐘到達未來增長空間將在海外”,并表示將會更加注重海外市場。家電
在近兩三年的企業時間里,日系家電企業大撤退的倒下的魔輿論甚囂塵上,曾經的松下家電小伙伴三洋、東芝、破除夏普一個個“倒下”,日本松下卻堅守家電戰場,家電和索尼一起成為日本家電最后的企業守城者。但其實,倒下的魔外界更關注的松下是,他們是破除否也會像那幾個小伙伴一樣在家電業消失。
在如此巨大的日本“看空”壓力下,松下苦心經營各板塊業務,務實推進家電戰略,有進有退,努力破除“日本家電企業倒下”的魔咒。
壓力:松下家電整體減收
日系企業的壓力眾所周知:引以為傲的技術被中國企業趕超,僵化的市場銷售策略無法迎合價格敏感、品牌忠誠度差的中國消費者,固守品質的產品策略使其錯失智能、時尚、太原外圍(外圍美女)外圍聯系方式(電話微信199-7144-9724)高端外圍預約快速安排30分鐘到達綠色、環保等其他消費點的最佳時機??偠灾?,日系企業在與中國企業、韓國企業的競爭中日漸落敗。
松下同樣有上述提到的毛病,因此其在中國市場競爭不過中國和韓國企業,家電業務面臨多重壓力。在其2015財年的經營表現中,營收方面,受電視機事業銷售不佳影響,AP(松下家電部門)業務整體減收。作為松下家電板塊中最大的構成,松下空調的營收在2015財年和2014財年幾乎保持不變,為4654億日元。而其制定的2018財年目標中,是希望空調營收達到7000億日元,年均復合增長需要達到14.6%,目標不可謂不高。
再看其整個家電部門的情況。2015財年,松下家電部門取得營收2.3萬億日元,同比下滑3%,而其制定的2018財年目標是要達到2.8萬億日元。不僅如此,松下還將家電部門的營業利潤目標較2015財年增加兩倍至1250億日元。也就是說,對于家電業務,松下不僅沒有降低預期,反而施加了更大的目標,對家電給予了很大的盈利希望。
然而,日系家電品牌下滑是不爭的事實。目前中國彩電市場,中國本土品牌占了80%份額,韓系占了約10%,日本品牌與二線品牌瓜分余下10%的份額。空調業務,格力和美的在中國市場的年出貨量超過2000萬臺,其次是海爾、海信科龍等本土品牌,松下空調在中國銷售僅約300萬臺左右。從零售量和零售額上,家電品類中日系企業均排不到行業前三的位置。更令人尷尬的是,日系品牌在全球家電版圖中正日益被邊緣化,松下也在苦守岌岌可危的市場地位不被競爭對手搶奪。
近日,聯合國駐華代表處更換使用的空調時,并沒有繼續使用松下品牌,而是選擇了某國產品牌,看中的是后者低碳環保、智能的產品特點,而松下空調在這些方面基本沒有進展,或是啟動太晚,對產品走向的遲鈍反應讓松下離用戶越來越遠。
撤退:彩電事業萎縮
和東芝、夏普不同,松下真正的危機是在2011財年,當年,松下創下公司有史以來的最大赤字,凈虧損高達7721.7億日元。危機達到高潮之際,松下做出了多項撤離的舉動。
對拖慢公司發展和造成虧損的黑電業務進行改革。2012年津賀一宏上任后,果斷剝離了等離子面板業務,縮小彩電事業線。在預計到中國面板企業將在未來幾年迅速擴張產能、面板產業將進入激烈的資本和市場競爭后,2013年松下退出面板領域,關閉位于中國上海的最后一個等離子電視工廠,將設備搬往山東松下生產液晶電視的工廠,希望能整合設備,提高效率,繼續在液晶電視領域求存。然而,2年之后,山東松下工廠也沒逃脫關停的命運。自此,松下在中國的自有電視工廠已經全部退出,剩下的是松下還在通過ODM的形式生產智能電視。
松下對于電視業務的態度同樣在反復變化中。在去年柏林舉辦的消費電子展上,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電化住宅設備機器社(簡稱AP中國)總經理山內政直透露,松下在中國不銷售電視,但市場如果對松下的產品有興趣,會重新思考是否回歸。當時,松下在家電事業內部恢復了電視機事業部,基本是固守日本本土市場。而奧維高級研究經理胡雪冬告訴記者,現在松下在中國的電視銷售量已經少到一個月僅幾千臺,前幾天還發布了一個電視新品。
將多個白電產品線撤離中國內地,回到日本本土。2015年年初,松下在中國工廠的幾乎全部立式(豎直型)洗衣機產能回遷至日本袋井市,松下在華微波爐產品生產將逐漸回遷至日本神戶市,另有松下部分家用空調和滾筒洗衣機產能已經在實施回遷。不僅如此,據日本媒體透露,松下計劃將其在日本本土以外生產的洗衣機、微波爐、家用空調等家電產品約40余種型號,回遷至日本靜岡縣袋井市工廠?;剡w生產線最直接的理由是日元持續貶值,海外生產成本上升,不如將生產線搬回日本國內。
前進:成立AP中國擴大自主權
松下的家電業務不斷萎縮,在其2018財年計劃中,家電營收比重只有20%。在銷售額上,家電無法給松下帶來可觀的數字,既然如此,松下為何不直接放棄家電,轉戰前景更好的汽車和住宅關聯業務呢?事實上,松下的白電業務恰恰利潤可觀。
在2015財年報中,松下對家電產品業務的官方描述是,雖然電視機等業務預期銷售縮減和事業收縮,以及太陽能和ICT相關事業的惡化等原因,導致銷售額與前一年度相比有所減少,但得益于收益體制的強化,特別是白電和行業解決方案事業的貢獻,利潤有所增加。所以和外界對日系家電企業的印象不同的是,白電恰恰是松下的優勢業務。
于是,松下的白電業務不僅沒有退縮,反而在持續擴大。資料顯示,松下雖然調低了2018財年的營收目標,可是對于企業并購等領域的1萬億日元投資戰略仍將維持,目標是亞洲地區的高級家電業務及日本國內的護理業務等。與以往分散到中高端產品發力的白電戰略不同,松下家電事業(AP松下)將競爭點集中到了高端家電產品上。
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電化住宅設備機器社(AP中國)的成立是松下改變日系家電企業弊端的開始。AP中國成立于2015年4月,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大澤英俊表示,AP中國集開發、制造、銷售的職能為一身。該表態說明,在中國市場,AP中國將擁有十分大的自主權。另外,津賀一宏還提及,松下十分重視發揮海外團隊的力量,集結各地優秀人才,以建立起良性機制。
在以往對日系家電企業的詬病中,定價權不自由是日系家電落敗于中國家電的一大原因。中國家電企業頻繁通過價格戰、優惠促銷等方式銷售產品,而日系家電價格往往堅挺如一,其原因是海外的產品價格變動需要日本總部批準,一來二去促銷時機就錯失掉了。
另外,日系家電企業往往將最好的科技留在本土,研發機構設在本土,初衷是防備領先技術在海外市場泄露。然而,距離太遠,海外工廠就無法及時享受到本土的領先科技。何況,中國家電企業的技術在多方面超越日本企業,在日本海外市場正面競爭時,日系家電的技術優勢在海外也顯不出來了。津賀一宏表示,在全球化的今天,若無技術領先,就很容易被強大的競爭對手擠出市場。
如今,AP中國被授予了開發職能,也被授予了銷售職能,在技術和價格兩方面給予自主權,掣肘日系家電海外發展的兩大因素被解除。
緊跟智能家居潮流是松下在AP中國成立后作出的最重大的產品決策。從去年年中開始,山內政直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松下重點打造線下的松下高端智能家電體驗館,將松下各個家電的智能聯動功能充分展現給消費者,將日本最頂級的松下電器直接賣給中國消費者,改變以前單品作戰的策略,集中推出整合后的家居家電生活體驗。
中國是松下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但是也并非唯一市場。津賀一宏曾稱,松下將在印度、東南亞地區加強符合當地需求的投資設廠,前35年松下將中國定位為制造基地,未來松下將把中國定位為巨大成長市場。“松下家電部分的未來增長空間在海外”,他說,“我們要深入各個國家和地區,研制出滿足當地消費者需求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