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鮮艷的小故烏龜是在一位畫家朋友的畫室里看見的,我對朋友說:“這輩子沒見過如此鮮艷的生活事烏龜,可惜沒有相機,感悟故事下次一定要來幫它照幾張相。哲理”
朋友于是津津樂道地向我談起了這只烏龜的神奇之處。
他在巴西旅行時,第一眼看見就愛不釋手,因為沒想到世界上有這么美的烏龜,于是百般懇求,出了高價才向原來的主人購得。
但是重達三十公斤、雙手才能圍繞的大烏龜,怎么帶返來呢?他最終通過種種繁復的檢驗才用貨柜經海托運返來。
“巴西到臺灣的貨輪開了三個月才到,我心想:萬一死掉了,就作成標本。沒想到開箱的時候,它還好端端的,明亮的大眼睛突然之間之間之間張開,嚇我一大跳。”朋友說。
過了一個月,我去看朋友,帶了相機想去拍那只烏龜,萬萬沒想到朋友說:“烏龜死了,這是它的殼,我留下來做懷念。”航行過萬里,在木箱子里靠著一息都能尚存的烏龜,怎么會死呢?朋友說:“我到南部去開展覽,離開一個星期,想到不能每日喂它,離開的時候放了三把熟透的香蕉,返來后少了一把,龜卻死了。之后找了一位獸醫來看,他說烏龜是撐死的,它把一大把香蕉,一口氣吃完。”
我和朋友撫摸著巴西烏龜留下的殼,心里感慨不已。
在非常的溫飽交迫中還能存活的烏龜,在翠綠的花園水池旁卻因為吃得太飽而亡故了,可見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飽足也不盡然可喜,在飽足中的節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還要艱巨呀!希望遠離憂患追求安樂的人,卻很少想到憂患給人帶來生的勇氣,安樂使人喪失活的斗志,這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巴西烏龜,如果心內有知,一定也會有所啟示吧!
因緣是不可思議的,因為長得太美而走向萬里漂泊,最終客死異鄉的巴西烏龜,如果心內有知,一定會希望自己只是一只長相尋常的烏龜。巴西烏龜死了,只留下鮮艷的殼,仿佛它的存在只是為了這個外殼,可是生命失去了,鮮艷的殼對一只烏龜又有什么意義呢?人也是如此,背負著鮮艷的名利和權位,以為那是真實的,但是,如果沒有鮮活的生命、沒有深刻的生活,名利權位只是供人仰視的外殼,又有什么意義呢?


相關文章




精彩導讀
熱門資訊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