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視頻網站紛紛公布了第一季度財報營收。陸續作為優酷土豆的出局母公司,阿里大文娛2018年第一季度營收為52.72億元,視頻運營虧損為35.41億元;愛奇藝一季度凈虧損為3.96億元;搜狐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平臺營收4.55億美元,格局凈虧損9700萬美元;還有樂視網2017年虧損達138億。已定
巨額虧損的陸續背后,是出局市場化競爭的真實寫照,10年來燒錢發展,視頻令視頻平臺格局大定,平臺沒有BAT背景的格局平臺陸續出局。
在視頻網站虧損的情況下,短視頻異軍突起。擁有抖音、西瓜、火山的今日頭條在監管風暴后,仍被估值350億。
2018年,視頻網站除了要加大投入形成寡頭趨勢,還要對抗短視頻彎道超車,這一仗要怎么打?三亞外圍模特預約(外圍經紀人)外圍女(微信189-4469-7302)提供頂級外圍女上門,可滿足你的一切要求

燒錢大戰持續,視頻平臺格局已定
雖然第一季度各大視頻網站公布的財報很“嚇人”,虧損這么大是鬧哪樣?
實際上,經歷了十年發展,視頻平臺寡頭趨勢出現,第一階梯的市場份額超過50%,背后都有BAT支持:B(愛奇藝)、A(優酷土豆)、T(騰訊視頻)。第二梯隊為樂視網、芒果TV、嗶哩嗶哩、搜狐視頻等,市占率不足 25%;第三梯隊為暴風影音、PPTV、鳳凰視頻、酷6等組成。第一梯隊與第二、三梯隊差距已拉開,逐漸形成寡頭趨勢。
2017年的廝殺,讓優愛騰競爭愈發激烈,想玩下去,就得拿錢出來,拿出好內容。
業內人士表示,騰訊、優酷已經作出了80億元虧損的準備,而剛剛上市的愛奇藝也發布了首份財務,愛奇藝第一季度總收入為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7%,而凈虧損降低了三分之二。
很顯然,愛奇藝依然是虧損最少的,而且在不斷收窄。在月活、時長兩項關鍵數據上,第一梯隊格局基本穩定。愛奇藝一直穩居行業第一,是唯一用戶覆蓋超過50%的品牌,絕對優勢正在擴大,騰訊視頻對優酷保持領先,但優酷也在發力,正在形成互相追趕之勢,而且這場暗戰還在不斷升級。
3月17日,愛奇藝還更新了這個數據,截至2018年2月底,愛奇藝付費會員達6010萬,依舊保持行業第一。
3月18日,騰訊視頻宣布截止2月底,騰訊視頻付費會員高達6259萬,也就比愛奇藝的數據多出了一點。
這一戰,雖然各大網站表面都是風光無限,但背地里,也都暗暗較勁。
沒有BAT背景的率先出局
寡頭之爭,令第二梯隊平臺不得不退出,雖然市場份額縮小,但止損方面,立竿見影。
當騰訊、愛奇藝、優酷的“三國殺”還在愈演愈烈之時,成立僅4年仍處于“第二梯隊”的芒果TV已經率先實現盈利。據今年4月更新的最新報告書顯示,芒果TV主運營方快樂陽光2017年實現凈利潤近5億元,其中出售內容版權支撐起將近7成的毛利。背靠湖南廣電得到的高品質內容的持續輸出能力是芒果TV率先實現盈利的根本。

不過,背負巨額業績承諾,芒果TV這種輸出能力是否足以穩定盈利?對于其他視頻平臺,虧損和內耗又將何時到頭呢?
沒有背靠大樹,也沒有“好爸爸”,其他視頻平臺要想止損盈利,似乎只能靠自救。
與此同時,作為老牌視頻網站的搜狐視頻也退出了燒錢大戰!

2018年,搜狐視頻不再購買外部的頭部爆款內容,而自制內容的預算大約為2億人民幣。
搜狐CEO張朝陽表示,將精簡組織結構和大幅削減視頻內容成本,以助于公司盈虧狀況在未來幾個季度有所改善。本次縮減已經包括了過去張朝陽最重視的搜狐視頻業務,在此之前,張朝陽透露過不再用燒錢的方式參與視頻行業競爭。
視頻行業儼然已經是愛奇藝、優酷、騰訊的天下,而第二梯隊為了生存,不得不在退出燒錢大戰之后,追求差異化競爭,這場戰爭依然殘酷!
短視頻沖擊,抖音為什么這么火?
視頻網站爭得熱火朝天,短視頻異軍突起。作為“獨角獸”的抖音在短視頻火了之后,也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形成“北快手、南抖音”的局面。而即便它的母公司今日頭條經歷了整改風暴之后,目前仍被估值350億美元。這個數據在未來還有望再次提升。

失去了內涵段子的今日頭條底氣為何如此之硬?這恐怕和抖音發展前景一片良好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抖音下載量達4580萬次,超越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成為全球下載量最高的iPhone應用。
近日,網上還流傳著一張今日頭條CEO張一鳴的朋友圈截圖,圖片內容是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忍不住發條朋友圈慶祝,并在評論區劍指騰訊,表示“微信的借口封殺,微視的抄襲搬運擋不住抖音的步伐”。而這也直接導致了一場互聯網大佬之間的口水戰。馬化騰在評論區直接開懟,認為張的表態“可以理解為誹謗”。目前事件雙方均未對截圖真實性作出回應。

實際上,擁有抖音、西瓜、火山的今日頭條確實有資本令視頻平臺恐慌。抖音不僅擠占了視頻網站的流量,更對BAT造成一定影響。“張一鳴的‘算法+推薦’在BAT公司的圍剿下,仍舊游刃有余,今日頭條不斷壯大,實力不容小覷。”有業內人士表示,定位于年輕受眾的抖音,借助明星效應、娛樂節目等符合自身定位調性的高勢能事物得以迅速獲取精準用戶,是實現用戶倍增的關鍵。
作為一款內容型產品,提供優質內容增加用戶留存是關鍵,而抖音的用戶有兩大類:內容創作者和內容消費者。策略層面的運營增加產品曝光,為產品大量引流,首先是給到內容創作者信心,這些用戶創作更多的優質內容需要有足夠多的消費者來觀看,才能有價值體現。而優質內容是內容消費者更愿意停留的核心,如此形成相對良性的循環。
2018年2月除夕期間,抖音日活躍用戶規模超6500萬,頭條系的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的日活用戶也達到了5700萬和4500萬,值得注意的是,新增用戶數據上,抖音的4200萬是快手的兩倍以上。
血戰2018:燒錢拼獨家內容和版權
為了狙擊抖音,騰訊重啟了微視,似乎預示著騰訊與今日頭條必有一戰。而這番局面并不是那么容易就打開的,2013年騰訊微視上線,背靠騰訊,有微信、QQ等平臺作為用戶入口,微視也曾進入App Store免費榜前5,每日用戶數量達到4500萬。
這是最早一款短視頻產品,但是這款產品沒有搶占短視頻的風口,兩年過渡期后,2015年微視被騰訊戰略放棄,2017年3月,騰訊以3.5億美元投資快手,2017年4月微視下線,但一個月后微視再次上線,增加了對口型錄制、音樂秀MV等功能。
同時,騰訊在視頻網站方面,也加大了投入。數據顯示,2018年,騰訊視頻版權預算250億,而其他平臺也不甘示弱,優酷版權預算300億人民幣,愛奇藝100億,就連2017巨虧139億的樂視網,2018也依然拿出20多個億來買版權……也就是說,光四家視頻網站砸到版權采購上的費用就已經高達670億,這還不算各大電視臺。
換句話說,燒錢打開市場,仍舊是2018年的主線,為了版權和流量,視頻網站平臺又是一場血戰,背靠BAT的玩家沒有人愿意停手出局,一邊要和競爭對手內斗,一邊要防止短視頻的沖擊,視頻網站要有一席之地,必須要依靠優質內容支撐,誰能掌握頭部資源,誰就是最后的贏家。
燒錢的背后主要就是對頭部資源的搶奪,頭部內容供不應求,價格自然水漲船高。但燒錢不是長久之計,能否盈利才是決定視頻網站能否長久的硬道理,隨著付費模式的日趨成熟,規模增速90%左右,業界預計未來四年中國付費視頻行業將會持續爆發,占據更多流量的平臺有望最先盈利!


相關文章




精彩導讀
熱門資訊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