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風魔鏡 2016年第一季度,通過2萬家實體店構成的網絡,售價30美元的暴風魔鏡銷量達到100萬個。該公司計劃到今年底使銷量達到1000萬。作為對比,谷歌Cardboard在發布的前19個月中銷量為500萬。目前,中國廠商正在根據市場反饋迅速進行產品迭代,有可能在這一市場超過美國的對手。例如,暴風目前正在開發第五代虛擬現實頭戴設備。過去6個月,中興、樂視和華為等主流品牌都在推出自主產品,進軍這一市場。

大朋VR 隨著硬件市場的快速發展,中國用戶需要的將是有吸引力的內容。中國互聯網巨頭,例如BAT,并未推出虛擬現實硬件設備,但在虛擬現實領域都有著各自的計劃。這些公司開放了平臺,向虛擬現實創業公司,尤其是內容創業公司提供種子輪投資。與此同時,BAT的視頻業務都在尋求內容合作,投資制作虛擬現實影片、電視劇和游戲。國際機構也試圖推動中國虛擬現實內容的發展。孵化器500 Startups將投資20家中國這一領域的初創公司。上海文廣與美國Jaunt合作,成立了Jaunt中國,并計劃在未來2年時間里制作500部虛擬現實內容。 虛擬現實發展的另一個領域在于非家用、基于位置的娛樂體驗,而這也將在短期內帶來商業化的機會。“虛擬現實商店”,例如購物中心內票價6美元的虛擬現實過山車,從去年開始在中國出現。由于PC端的高端虛擬現實體驗很難普及給大部分中國人,因此非家用體驗將可以幫助普通人接觸到高質量的虛擬現實內容。網吧、購物中心、其他商業場所,以及主題樂園都有可能提供這樣的體驗。 近期,HTC宣布與蘇寧和國美合作,在中國全國范圍內提供超過1萬處非家用虛擬現實體驗。來自洛杉磯的SPACES和宋城演藝近期也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將虛擬現實帶入主題樂園,并在中國開發專門的樂園。除此之外,中國還將出現許多非家用的虛擬現實項目,向普通人普及虛擬現實。 隨著虛擬現實平臺,以及非家用虛擬現實體驗的發展,虛擬現實內容制作者將迎來絕佳機會。


相關文章




精彩導讀
熱門資訊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