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618購物節,音箱啞火智能音箱“啞火”了。大戰

在雙十一成為大家公認的購物節后,今年劉強東也暗自發力大搞618,音箱啞火其累計銷售額達1592億元,大戰直逼馬云去年雙十一成交額的為何1682億元。在此勢頭下仿佛互聯網巨頭圍繞智能音箱必有一戰!音箱啞火此前各家也摩拳擦掌,大戰頻頻釋放大戰的為何信號。但隨著年中購物節落下帷幕,音箱啞火智能音箱大戰竟然竟然啞火了。大戰
主要表現有三:第一,為何各家的音箱啞火宣傳熱情下降,連最后618結束,大戰銷量戰果展示都沒了;第二,為何長期價格戰、同質化嚴重的產品,導致消費者越來越無感;第三,一日百萬臺銷量的爆發力沒了,智能音箱后勁不足。
據智東西估算,盡管在618期間國內智能音箱整體月銷量也超150萬臺,廣州同城美女約炮(微信181-2989-2716)提供頂級外圍女上門,伴游,空姐,網紅,明星,可滿足你的一切要求但在長期拿mini音箱低價促銷背后,似乎也在透支用戶敏感度的閾值。遙想亞馬遜在去年“黑色星期五”當天三四百萬的銷量,國內市場談爆發或許為時尚早。
圍繞本次618購物節智能音箱市場的表現情況,智東西與產業鏈十多位人士進行溝通,看看他們怎么看待這一事件,國內智能音箱市場有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以及未來發展的空間又在哪里。
根據產業鏈各方消息,國內智能音箱銷量今年已經突破500萬臺。正值年中,梳理方向,理清航道,才能在下半年獲得更大發展。
阿里、百度、京東“佛系”參戰
去年雙十一的智能音箱大戰可謂火藥味十足,可用“兇狠”來形容。阿里提前20天就拋出99元的天貓精靈X1(原價499元)預約預熱,傳播可謂一輪接著一輪,來強勢回應此前小米此前299元發布的小米智能音箱。
京東&科大訊飛合資公司靈隆科技在傳播上也毫不示弱,49元甩賣了一波原價為399元的叮咚TOP。大家透過屏幕都可以感受到各家“廝殺”的火藥味。

▲注圖片來自網絡▲注圖片來自網絡
相比去年雙十一,今年618購物節智能音箱的廝殺已相當“佛系”了,似乎各家都沒太當回事,各玩各的一片“和氣”。“佛系”參戰表現有三:其一智能音箱各玩家傳播很佛系,其二降價力度與時間很佛系,其三各家競爭很佛系。
由于小米在今年四月份的米粉節已經以99元的促銷價拋售了一波小愛音箱mini,在4月份已經狂賺了一波銷量。本次618購物節小米并沒有大力參與進來,只是保持正常銷售。
盡管此次百度憑借一款小度智能音箱以99元的價格加入到智能音箱戰局,但是根據產業鏈人士消息,小度智能音箱的生產方三諾集團因為生產時間倉促,產能供給不足,導致百度也只是“試水式”的參與,在618上午就早早收關。智東西向百度詢問也并未告知銷量情況。
另外兩家,阿里和京東分別在5月上旬發布mini音箱,一出來就拋出89元、79元的補貼價,似乎從發布起就在為促銷做準備。

今年上半年智能音箱的戰爭也主要是圍繞mini音箱展開,產品成本更低,價格戰打起來補貼的力度也小。以天貓精靈方糖為例,原價為199元,促銷價為89元,補貼的力度僅為110元。而去年雙十一天貓精靈X1的補貼力度為400元,近乎今年的四倍。因此不僅618,上半年各家價格戰的補貼實則很“佛系”。
618智能音箱的促銷其實從5月份就開始了,長期佛系低價的促銷策略、產品越來越同質化、mini產品體驗的不足,反應到消費者端就是用戶注意力的麻木,認同感得不到提升,消費后勁不足。單天百萬級銷量的爆發性似乎已不存在。

各家618戰果的的傳播也相當“佛系”。百度早早宣布售罄,阿里干脆閉口不言,叮咚隱晦的拋出同比12倍的增長,什么友商、銷量統統沒有。盡管通過淘寶平臺可以看到阿里方糖音箱月銷100萬的數據,但一個月89元的低價促銷才換得這個數據,mini音箱帶來的市場后勁似乎已嚴重不足。
市場步入500萬量級后 走向何方?
智東西結合產業鏈信息,以及各家銷量情況預估,本次618期間國內智能音箱銷量超過150萬臺。
這一數據咋一看似乎不錯,但相比去年雙十一單天百萬銷量,亞馬遜Echo系列在去年“黑色星期五”單天三四百萬的銷量,618單天智能音箱的爆發式增長已然不在。
單點爆發不足的同時,智能音箱增長后勁也相對乏力。根據智東西產業鏈消息,單單是亞馬遜去年Q4季度智能音箱的出貨量就達到1500萬臺,不但智能音箱的爆發式增長在“黑色星期五”得到體現,在圣誕季中也持續增長。而在國內的618則并沒有看到這一現象。
帶著全球智能音箱步入3000萬規模的喜悅,產業鏈在2018年打消了對智能音箱的疑慮,多數聲音都認為國內市場會在2018年進入爆發期。但從今年“表現平平”的618來看,談爆發或許為時尚早。
此外,智東西結合產業鏈各方消息推算,今年國內智能音箱市場規模已經超過500萬臺,可謂步入一個新的臺階。但這一銷量主要靠的就是上半年的mini音箱來推動,那么后期還能保持良好的增長嗎?
迪韻科技CEO呼生剛就此告訴智東西,“硬件生產涉及一系列的立項、研發、生產、物流等,按產業節奏上半年會比較倉促,產能可能會跟不上,一般上半年產能會占到全年的三到四成,下半年則會充分釋放達到六七成。”
但是反觀今年618智能音箱的表現,是否意味著智能音箱增長的后勁不足呢?行業如何看待今年618智能音箱的表現?步入500萬量級后,后續的增長勢頭又要靠什么打開?
殺手級應用在哪里?
帶著這些問題智東西采訪了十多位行業人士,通過溝通發現對于618智能音箱的表現行業呈現出較為一致的聲音是智能音箱應用場景不強,“殺手級”應用沒有誕生。

米唐科技CEO宋少鵬坦言,智能音箱在中國市場沒有剛需性應用,我國的電商用戶比北美人口還多,但北美黑色星期五一天可以賣幾百萬臺,國內始終達不到。
“這種入口型的低價智能音箱市場會繼續增長,但有一定保有量后,大爆發也不容易”,愛浪智能高級副總經理趙志揚進一步指出,“相比美國,國內Skill(技能)發展沒有跟上,用戶應用場景較為局限,簡單說就是沒有剛性需求”。
“初期嘗鮮的銷量耗盡,沒有明確應用場景大家的宣傳還是沒有重點。家庭不像別的,靠砸錢很難出來市場,必須要對使用者有意義”,方正智家一位負責人也直指“殺手級”應用沒有誕生。
灃揚資本投資副總裁馮棕煦則直指,“巨頭在催熟這個市場,但應用上還是有一些瓶頸。”
搜狗語音交互中心技術總監陳偉還從產品維度談到,智能音箱的價格、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強,再加上用戶本身對音箱這個品類沒有很強的認同感,因此618沒有形成爆發式的購買行為。
另外一種觀點則認為這是智能音箱回歸常態化,銷量增長較為穩健的表現。“現實情況是現在很多音箱連最基本的基礎內容服務都沒有滿足,更別提殺手級應用了”,工程師巴巴商務負責人李旭磊在認同這一觀點的同時,也認為一天賣數百萬不是常態,現在的數據在回歸常態化,銷量上升趨勢非常穩健和明顯。
聲智科技創始人陳孝良也認為,現在市場趨于理性,穩步上量是一個更良性的市場反映。
那么面對智能音箱“殺手級”應用沒有誕生的情況下,如何繼續穩步上量呢?迪韻科技CEO呼生剛認為,目前的價格體系已經很難滿足智能音箱更爆點的銷量了。市場或許會提供更刺激的價格,或者產品向多功能多融合的方向發力。
愛浪智能高級副總經理趙志揚認為,智能音箱與視頻的結合是剛性需求,比如今年北美市場已經呈現了這一趨勢。

帶屏音箱或許是一大趨勢,國內目前也推出數款相關產品。但是今年上半年各家低價的競爭策略,導致互聯網巨頭也不敢貿然做價格更貴的帶屏音箱,只是停留在試水階段。但預計下半年會有更多帶屏音箱誕生。
此外,智能音箱另一個核心應用智能家居控制上進展仍較為緩慢,國內前期互聯網巨頭更多將資金補貼在智能音箱產品而非生態,隨著智能音箱銷量達到新的量級,對“殺手級應用”的需求也越來越強。
結語:下一步或將帶屏化
借著618購物節這個時間節點,站在年中回顧智能音箱上半年的發展,mini音箱撐起了大部分銷量,但這種音箱的勢能能持續多久?
智能音箱市場的進一步擴展呼喚真正的剛性需求、內容與服務的完善,而扎根到國內市場探索殺手級應用也成為當下無可回避的問題。
再進一步,國內智能音箱mini化后,下一步或許就是帶屏化,下半年見分曉。